GBT 32689-2016 发酵法氨基酸良好生产规范
ID: |
4F01EA5578FB4D15BAF78BAD000EAD15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92 |
页数: |
15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-8-13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67J80.20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,GB/T 32689—2016,发酵法氨基酸良好生产规范,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for amino acid fermentation,2016-06-14 发布20l7-0b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,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,中华人民共和国,国家标准,发酵法氨基酸良好生产规范,GB/T 32689—2016,*,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,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(100029),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(100045),网址 www.spc.net.cn,总编室:(010)68533533 发行中心!(010)51780238,读者服务部:(010)68523946,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,各地新华书店经销,*,开本880X1230 1/16 印张1 字数26千字,2016年7月第一版2016年7月第一次印刷,*,书号:155066 ?1-53731 定价 18.00 元,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,版权专有侵权必究,举报电话:(010)68510107,GB/T 32689—2016,刖 s,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 64)提出并归ロ 0,本标准起草单位:无锡晶海氨基酸有限公司、天津科技大学、菱花集团有限公司、梅花生物科技集团,股份有限公司、阜丰集团有限公司、武汉远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、福建省建阳武夷味精有限公司、吉林大,学、鲁洲生物科技(山东)有限公司、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、山东阳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河,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、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中粮生物化学(安徽)股份有限公司、山东寿光,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、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、烟台恒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、中国生物发酵产业,协会,本标准起草人:李晓燕、宁健飞、陈宁、杨玉岭、侯ー鸣、杨晓明、刘增超、郭继龙、李德衡、张文文、,赵玉斌、肖国安、蔡传康、高立栋、张成林、郭传庄、孙晶、高世军、王健、史建国、马玉岳、王晋,I,GB/T 32689—2016,发酵法氨基酸良好生产规范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氨基酸生产企业的厂房及设施、设备、管理机构与人员、卫生管理、物料管理、菌种管,理、生产管理、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,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采用发酵法生产氨基酸的企业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,GB 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,GB 5007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,3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3J,发酵法氨基酸 production of aminoacid by fermentation method,利用选育得到的能够过量合成某种氨基酸的微生物细胞,进行发酵获得目的氨基酸,并经过提取、,精制得到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目的氨基酸,3.2,原始菌种 pimary cell,通过采用诱变或细胞工程或基因工程的手段选育得到,并经过充分鉴定用于发酵生产氨基酸的微,生物,3.3,主菌种 master cell,从研究或开发的原始菌种的菌种经传代、增殖后混成均质菌悬液,定量分装于冻存管,适当方法,保存,3.4,工作菌种 working cell,指从主菌种的菌种经传代、增殖后混成均质菌悬液,定量分装于冻存管,适当方法保存,4厂房及设施,4J 选址,4JJ 厂房的选址应当根据厂房及生产防护措施综合考虑,厂房所处的环境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,物料或产品遭受污染的风险。エ厂不得设置于易遭受污染的区域,1,GB/T 32689—2016,4.1.2厂区周围不得有工业粉尘、有害气体、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,不得有昆虫大量孳生的,潜在场所,4.2 厂区环境,4.2.1 厂区的地面、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当对生产造成污染,厂区和厂区内的道路辅设适于车辆通行的,坚硬路面,道路通畅,路面平坦,不积水。厂区的空地应硬化或绿化,4.2.2 厂房周围环境应随时保持清洁,有良好的排水系统,防止扬尘和积水等现象的发生,4.2.3 厂区内禁止饲养禽、畜及其他宠物。不得有足以发生不良气味、有害(毒)气体、煤烟或其他有碍,卫生之设施,4.2.4 厂区绿化应与生产车间保持适当距离,植被应定期维护,以防止虫害的孳生,4.2.5 厂区周界应有适当防范外来污染源侵入的设计与构筑。若有设置围墙,其距离地面至少30 cm,以下部分应采用密闭性材料构筑,4.2.6 生活区与生产区应保持适当距离或分隔,4.3 厂房设计与布局,4.3.1 厂房的设计和布局应满足食品生产的要求,并有能防止产品、产品接触表面和内包装材料遭受,污染、交叉污染的结构,同时便于操作、清洁和维护,4.3.2 厂区应按行政、生产、辅助、仓贮和生活等划区布局。人员通道及物料运输通道走向布局合理,仓库、检验室应与生产车间相隔离。有安全隐患或有毒有害区域应集中单独布置,锅炉房应设在全年主,风向下侧。并有消烟除尘设施,贮煤场地应远离生产车间,4.3.3 厂房(仓库)与设施应根据工艺流程合理布局,面积与生产能力相适应,便于设备安置、清洗消,毒、物料存储及人员操作。能有序存放原辅料、中间产品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,4.3.4 车间设置应包括生产车间和辅助车间,更衣室及洗手消毒室、厕所和其他为生产服务所设置的,必需场……
……